English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更新时间:2025-10-30 来源:矩道科技 浏览:0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及压强概念

初中物理


书包里的书越多,背着时肩膀会感觉更勒;同样重量的书包,用窄肩带比宽肩带背,肩膀的勒痛感也更明显。为何同样是压力作用,效果却不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将借助虚拟仿真实验直观探究。



(VR+AI赋能科学教育)

实验探究

要科学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需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他变量不变,仅改变研究变量,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分析规律。


实验准备

四条腿的小桌子、均匀的海绵、砝码。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探究一: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本实验以 “无砝码” 和 “加1个砝码” 为主要对比组。

实验过程:

保持小桌正放(此时小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部分为四条桌腿),待整体稳定后,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1”。在桌面上放置一个砝码(增大对海绵的总压力),待整体稳定后,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2”。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实验现象:

对比 “深度1” 与 “深度2”,未加砝码时(压力小),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较小;加入砝码后(压力大),海绵被压下的深度显著增大。

再次实验验证:

将小桌子倒放在海绵上(此时小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部分为整个桌面),待整体稳定后,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3”。在桌上放置一个砝码(增大对海绵的总压力),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对比 “深度3” 与 “深度4”,未加砝码时(压力小),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较小;加入砝码后(压力大),海绵被压下的深度显著增大。

实验结论: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相关 —— 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弱。

探究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探究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

将小桌子正放在海绵上(此时小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部分为四条桌腿,受力面积较小),待小桌子稳定后,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1”。

再将小桌子倒放在海绵上(此时小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部分为整个桌面),待小桌子稳定后,再次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记为“深度2”。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实验现象:

对比 “深度1” 与 “深度2”可以发现,小桌子正放时(受力面积小),海绵被压下的深度更大;倒放时(受力面积大),海绵被压下的深度更小。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实验结论:

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成负相关 ——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弱。


结合两组探究实验的现象与分析,可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

初中物理


为了更精准地描述和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了 “压强” 这一物理量,将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进行量化。

(一)压强的定义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它直接反映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 压强越大,说明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的公式与符号

若用符号表示物理量: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代表受力面积),则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F/S

(三)压强的单位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为Pa。

单位换算关系:根据公式推导,压力单位为 “牛顿(N)”,受力面积单位为 “平方米(m²)”,因此 1 帕斯卡(1Pa)等于 1 牛顿的压力作用在 1 平方米的面积上,即:

1 Pa=1 N/m²

引入压强概念后,我们可以摆脱 “仅靠现象定性判断” 的局限,通过定量计算精准比较不同情境下的压力作用效果。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压强概念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借助于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将物理问题情境化、物理情境动态化、物理思维可视化,让物理教学变得简单高效。


TAG标签:

声明:本文由矩道科技整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daoedu.com/cpnews/show1054.html
产品咨询(喵小白)
产品咨询(喵小白)
商务咨询(橘老师)
商务咨询(橘老师)
tel
021-52993936
025-52255603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