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AI」新质数智课堂作为一种虚实融通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贵州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的余老师等基于「矩道初中生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展开分析,并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提出教学建议。其研究成果形成优质论文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502/03期)刊登发表。
VR + Biology
《初中生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分析——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为例》一文指出,“虚拟仿真 + 实验教学” 的融合模式既解决传统生物教学的实际痛点,又契合初中生物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探究式学习与因材施教需求,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效路径。


▲虚实融通的教学流程设计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探究环节


传统实验的困境,在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后迎刃而解。无需担心活鱼的运输与存活问题,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场景:从对小鱼的预处理,到低倍显微镜的操作,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导提示,错误操作会即时预警,极大降低了实验失败的概率。更关键的是虚拟仿真实验情境能轻松消除小鱼好动的干扰,学生通过显微镜辅助控制面板调节部件,或直接点击 “最佳图像” 按钮,就能清晰观察到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状态 —— 动脉的快速奔流、静脉的平缓回流、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细微场景,都直观呈现在眼前,彻底解决了传统实验中 “看不清、难观察” 的核心问题。

在虚实融通的生物新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 —— 他们在直观的虚拟仿真实验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自主操作中提升实验能力,在合作讨论中深化知识理解,更在 “零伤害” 的实验过程中培养起珍惜生命的情感。对于教师而言,虚拟仿真实验不仅解决了传统实验的诸多难题,更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清晰的实验指引降低了教学负担,可统计的实验数据便于掌握学生学情,灵活的应用模式适配不同教学需求,真正实现了 “以虚辅教、主次分明”,让教师能更专注于引导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结语
从解决 “观鱼难” 的具体问题,到推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升级,矩道初中生物VR/3D虚拟仿真实验室正以VR+AI赋能教育,让探究式教学更高效、更温情。在教育智能化时代,为师生开启一扇通往生物新世界的大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期待更多学校引入,共赴生物教学创新之旅!